首页 > 汽车生活 > 汽车生活 > 新能源赛道,奔驰才是高端玩家?

新能源赛道,奔驰才是高端玩家?

发布时间:2024-09-06 09:34:54来源: 13041198719

相较于往届车展,本次奔驰亮相的28款产品中,“新能源含量”明显提升。除了全新GLC长轴距混动版迎来全球首秀,还有即将上市的2024年款C级长轴距插混版,以及AMG EQE 53 4MATIC+纯电版上市。

 

事实上,奔驰在智能化、新能源化的研发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此前奔驰斥资在其位于德国的斯图加特的恩特特鲁克海姆工厂开设了名为“eCampus”的新电池研究开发中心,用于研发硅复合负极锂电池、固态电池,以及无钴正极材料等。

 

在中国市场,奔驰5年内也累计投入了105亿,组建了超2000人的研发团队主攻智能化领域。目前来看,奔驰已经研发出了车云结合的MB.OS架构以及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智驾技术。

这些研发上对于奔驰乃至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首先对于自研电池技术有利于奔驰在未来节约至少30%的电池成本。而在智能化领域,奔驰更倾向于由自己搭建一套完整的智能生态,比如当前奔驰智能云约有8成的软件为奔驰自研,未来能够为奔车主带来更好的逻辑以及兼容性体验。

 

与此同时,在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根据乘联会估算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将达到101.5万,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相较于前几年在政策导向时代,很多消费者是基于政策驱动选择新能源汽车,而如今整个市场步入“产品力导向时代”,中国消费者已经对新能源产品有了一套系统性的认知。

技术到位了、消费者更偏向于新能源汽车了,又临近全球新能源汽车转型质变的2025年,奔驰正式迎来“厚积薄发”时刻。

 

按照规划,2024年奔驰将累计向中国市场投放15款产品。

回到2024成都车展上,此次奔驰的几款新能源产品颇有几分“入乡随俗”的意思。

根据此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PHEV类产品的销量达1896991辆,同比增长84.4%,而混动车型的增速远高于纯电汽车。这可能意味着近些年“油转电”的用户更加偏好于混动类产品。

 

而此次亮相的全新GLC长轴距插混版、2024年款C级长轴距插混版均将搭载奔驰第四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双方还有个共同点在于均配备了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以及第三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

其中2024年款C级长轴距插混版还将配备豪华品牌同级首个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新一代智能泊车系统。并拥有多项“中国专属”的设计,比如加长了后排空间,并配备了专属的天窗遮阳帘等。

值得一提的是,两款车均将于9上市。

 

而86.34万开售的AMG EQE 53 4MATIC+纯电SUV的科技表现力还要更激进一些。

比如其座舱内将搭载1.41米MBUX超联屏,拥有AMG专属“律动光幕”投影,科技氛围感很到位。

汽车生活更多>>

比亚迪腾势Z9 GT交付破万,创新能源豪华GT车型最快纪录 小姐姐最爱买的电动车: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超6万台 方程豹豹8交付破万,国产硬派SUV新速度 smart品牌全球销量增长7%,2025年拓展超10个海外市场 虞美人花在废墟上绽放:加拿大的战争纪念 甘会斌|人间已无格尔茨 秉持国匠担当,天津城投·时代之城引领城市更新迭代 理解贵州|红色IP,何以鲜亮如新——解码贵州红色之旅的现代表达 上海春运办:对外客运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明天将发送63万人次 《国色芳华》:花开应傲骨 我要去长安探秘,长安汽车黑科技体验营免费开放 比亚迪全新跑车曝光,对标保时捷911,老百姓买得起不? 丰田MR2有望重生,Celica及旗舰超跑也在路上 自动驾驶新时代即将到来?中美两地对比测试小鹏特斯拉智驾系统 比亚迪唐L霸气来袭,提供无人机舱,1月17日正式发布,剑指理想L6 捷尼赛思GV60 Magma能否凭借650马力刷新高性能电动车市场格局? 37年聚焦中国用户需求,一汽奥迪以“56789” 体系再现王者实力 6.2L V8机增+720Ps马力,4秒内破百,美式SUV顶流,油门给我踩踩踩! 2025年舟山市定海区民政局招聘社会救助专职社工公告 2025年温州市苍南县人武部招聘民兵教练员驾驶员公告 2025年绍兴科技馆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5年温州市平阳县科学技术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 2025年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5年盐城市第九实验学校选调教师公告 2025年平果市林业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公告(1人) 2025年越秀区黄花岗街道招聘辅助人员公告(1人) 上海援藏医生在日喀则:连夜手术,抢救地震重症伤员 余震不断的西藏定日,他们在一线驰援 集成电路超过手机,成为中国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 紫光国微去年营收降近三成,净利腰斩: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下游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