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巧 > 汽车技巧 > 张瑞敏时代之问:“人单合一”何以跨越人工智能

张瑞敏时代之问:“人单合一”何以跨越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4-10-08 17:16:54来源: 13041198719

从1.0阶段到2.0阶段,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正在从本土实践走向全球共识。

■ 中国工业报 汪静

“要么进入生态,要么死亡。”与山东青岛秋风飒爽、清新怡人的气候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场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将何处去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中。在“新经济引擎:欢迎来到智能交互生态”——第八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现场,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国的知名学者、专家、大企业家和创业者。

这句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即出自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40年前,为了海尔品质创牌,他亲手砸掉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30多年前,为了自主立牌,他开启了海尔的“多元化”战略探索;后来,在各方置疑中,他顶住成本与竞争压力带领海尔成功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首批“吃螃蟹”的人;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海尔的“大企业病”问题接踵而至,2005年张瑞敏再开“药方”:“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被首创提出,至今已有19年时间。

当下,人工智能时代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席卷全球。“平均每3-6个月知识量就会翻倍,人工智能正挑战人类大脑,让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逼近极限。”MLab管理实验室创始人、伦敦商学院客座教授加里·哈默提出警示:“人类如此,组织更加如此,新时代下企业管理将向何处去,已是时代之问。”

人单合一:19年“自进化”之路

从2005年海尔首提,到2017年创办管理论坛,迄今为止,“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已走过了19年的时间。从提出到实践、从理论到创新,如今这项管理模式已经走进了智能交互的新时代。

对于“人单合一”19年的“自进化”历程,既是亲历者、践行者,更是领导者的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讲起来如数家珍。

2005年9月20日,为了解决“大企业病”问题,张瑞敏首创提出了“人单合一”的创新管理模式。所谓“人单合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员工(“人”)与用户价值(“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员工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合一。在这种模式下,员工直接面对市场和用户,通过创造用户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分享。

“人单合一”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四项:一是企业平台化。海尔将自己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员工在这个平台上变成自主经营的个体或小微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和用户需求;二是员工创客化。员工不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具有创业精神的创客,拥有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能够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三是用户个性化。用户从传统的购买者角色转变为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合作者,他们的需求和反馈直接影响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的改进;四是关系动态化。在“人单合一”模式中,员工和用户的关系是动态的,员工需要不断地创造和满足用户需求,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与此同时,员工的薪酬与他们创造的用户价值直接相关,通过“人单酬”机制实现,即员工的收入来自用户的评价和支付,而不是传统的上级评价和企业付薪。

通过打破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海尔建立了一个更加灵活和扁平的组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人单合一”模式的实施,也使海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创新,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从2005年海尔首提,到2017年创办管理论坛,迄今为止,‘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已走过了19年的时间。从提出到实践、从理论到创新,如今这项管理模式已经走进到智能交互的新时代。”周云杰说。

“人单合一”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管理新范式,从1.0阶段到2.0阶段,它如何持续找到激发企业活力的新引擎?当下海尔人的思考也是全球管理者的思考。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零距离

“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是它最大的影响。”——《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德·德鲁克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700年代末期,蒸汽机、棉纺织技术以及铁路的出现让世界进入了机械化生产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流水线作业和电力的使用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

第三次工业革命即计算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大型计算机、个人电脑以及互联网是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如今世界正处于向人工智能转化升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类需要在互联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基础上,主动拥抱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继续抢抓先机。但显然,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经济潜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劳动力市场、企业管理模式深刻变化的担忧。

“必须改变,刻不容缓。”张瑞敏用八个字代表了海尔在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变革的决心。“没有互联网就没有零距离,这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而海尔恰恰是一个40年来与时代同生共长的企业。

新经济摧毁了传统的经典管理模式,当下的企业与用户无交互、不交易。正是出于对时代的认知和判断,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995年,张瑞敏提出了“零距离”概念,即零距离(企业与用户)、零库存(企业内部)、零签字(取消中层管理干部),这一提法在当时企业的内外部均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1999年,海尔即开启了“零距离”的探索;2005年,海尔将“零距离”进一步进化为“人单合一”。“‘人单合一’本质上就是各方实现零距离。”张瑞敏引用彼得·德鲁克的话——“据我们所知,公司在未来25年后不可能得以幸存,从法律和财务方面来看可以,但从结构和经济方面来看无法做到。”他认为,早在2000年彼得·德鲁克就有此预言。“在新经济时代,那些固守产品经济而非生态经济的公司将名存实亡。”

汽车技巧更多>>

吉利银河星耀8:以豪华平权,再创“爆款” 奇瑞混动技术大秀,冲击1升油耗 上汽之夜:技术平权定义出行文明,中国方案重构全球汽车秩序 汽车智能化狂飙遭质疑,上汽要用更懂用户的方式步入下半场 50万买奥迪S5,修车比保养还勤,奥迪售后该醒醒了! 智能化内卷时代,英仕派的“恰到好处”才是真香 盘点:奇瑞汽车混动之夜上发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奇瑞混动之夜:中国技术定义全球标准,开源计划引领产业革命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Gartner预测:2025年电动汽车出货量将增长 17% 奇瑞风云A9即将盲订:超5米混动四驱中大型车 加拿大电动汽车退税计划提前终止,资金耗尽促车企自补 腾势Z9GT第1万辆正式交付:最快交付破万的新能源豪华轿车 委员谈AI+教育,“不怕学生用得多,怕他们不会用” 运动与生活早已密不可分,他是身体力行的“体育人” 春运开启,昆明长水机场应对即将到来的出入境客流高峰 深圳二手房交易量重新站上6万套关口,楼市新政后连现5个“日光盘” 点燃数字引擎,加大场景创新,苏州工行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新篇章 他从上海到西藏定日,希望一点点平息孩子们心中的“余震” 比亚迪唐L插混版的全新升级,如何重新定义家用SUV? 小米YU7纯电SUV来袭,3040万价位能否引领新潮流? 坚守驾驶乐趣 进阶数字智能 宝马集团以坚实市场表现迈向新世代 阿斯顿·马丁Vantage Roadster来袭,6.8秒敞篷开合,性能与颜值并存! 换装新发动机并增加ABS,新大洲本田NS125LA升级 多项功能升级 长安启源E07迎1.1版本OTA升级 比亚迪夏入局MPV,GL8、塞纳、梦想家等曾经的优势车型该如何应对 敞篷开/关只要6.8s?兄弟们先看看!没准今年就开上了! 2025年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招聘公告 2025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公告